通知设置 新通知
李笑来:普通人如何练习做到深入思考
李魔佛 发表了文章 • 0 个评论 • 2864 次浏览 • 2021-05-28 19:21
李笑来:
普通人如何练习做到深入思考?
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
1. 聪明人的定义:
对一些清晰,必要,准确的概念,很明白,没必要的东西可能就被抛弃。
聪明不是天生的,而是长期积累,锻炼。
我不相信聪明人赚不到钱。
如何锻炼:
同一个问题,经常去想,就会比别人想的深刻,周全。
对一件事情想象得深刻,并不是靠聪明就可以做得来的。
独立的时间,空间,不干扰。
别忘了问题,天天想,想得比别人多,足够多。 查看全部
普通人如何练习做到深入思考?
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
1. 聪明人的定义:
对一些清晰,必要,准确的概念,很明白,没必要的东西可能就被抛弃。
聪明不是天生的,而是长期积累,锻炼。
我不相信聪明人赚不到钱。
如何锻炼:
同一个问题,经常去想,就会比别人想的深刻,周全。
对一件事情想象得深刻,并不是靠聪明就可以做得来的。
独立的时间,空间,不干扰。
别忘了问题,天天想,想得比别人多,足够多。 查看全部
李笑来:
普通人如何练习做到深入思考?
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
1. 聪明人的定义:
对一些清晰,必要,准确的概念,很明白,没必要的东西可能就被抛弃。
聪明不是天生的,而是长期积累,锻炼。
我不相信聪明人赚不到钱。
如何锻炼:
同一个问题,经常去想,就会比别人想的深刻,周全。
对一件事情想象得深刻,并不是靠聪明就可以做得来的。
独立的时间,空间,不干扰。
别忘了问题,天天想,想得比别人多,足够多。
普通人如何练习做到深入思考?
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
1. 聪明人的定义:
对一些清晰,必要,准确的概念,很明白,没必要的东西可能就被抛弃。
聪明不是天生的,而是长期积累,锻炼。
我不相信聪明人赚不到钱。
如何锻炼:
同一个问题,经常去想,就会比别人想的深刻,周全。
对一件事情想象得深刻,并不是靠聪明就可以做得来的。
独立的时间,空间,不干扰。
别忘了问题,天天想,想得比别人多,足够多。
县城赚钱的暴利生意背后,收割穷人的血汗钱
李魔佛 发表了文章 • 0 个评论 • 4127 次浏览 • 2019-02-14 17:56
文章来源: 网上转载的,大部分都同意,除了最后一点。
年关难过年年过,但2019年的年关,着实有些不一样。
赶上年底办公地点搬迁,失去工位的评论君,被迫早早返乡,代号也从5A写字楼的Jeffrey转换成村头的二狗子。
作为长年在外务工人员,每次回乡过年,都是来去匆匆。
这次难得在家呆的时间长,年前穿梭在家乡的江南小城地级市,县城和乡村之间走亲戚。
见到听到的人和事, 让我意识到,这个世界的折叠程度,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。
最震惊我的,是那些县城里赚钱未遂的人。
01
堂哥的灯具店要关门了
回乡见得第一个亲人,是堂哥。堂哥开了三年的灯具店终于撑不住了,考虑关掉,想听听我的意见。
堂哥是大伯家的独子,刚过而立之年。念书不行,高中毕业就跟着大伯做早餐生意,但起早贪黑,对年轻人来说,确实太难。
三年前, 举全家之力,给堂哥在县城开了一家灯具店。
县城的生意逻辑在造势。为此,堂哥在银行贷了15万,把门店装修的很讲究。就这样,毫无灯具经营经验的堂哥一下子当上了老板。
店铺开起来,才知道有那么多活儿。
销售,上门安装,拉业务,催账,堂哥夫妻两根本忙不过来。于是,大伯的早餐店也盘出去,帮忙上门安装灯具,伯母负责做饭。
全家人围着店铺转,可生意还是每况愈下。
三年忙活下来,店铺的灯具品牌,从欧普、美的等知名品牌降级到杂牌产品。店铺租金太高,堂哥重找了个便宜店面。
最要命的是,三年前借的15万一分钱也没还。整个家庭陷入了进退不得的状态,还不如当初开早餐店。
对此,我觉得不可思议。问堂哥:
去年县城的房子不是卖得很不错嘛,怎么装修生意这么难做?
“炒房的太多了,哪有人真的装修。”
堂哥觉得很无力,我感到很震惊。“县城不到30万人,炒啥房!”
堂哥接触到最真实的市场情况,2018年,绝大多数县城的房子,都是被占坑式买房人买走的。
在外打工,听闻房价会涨,赶紧回家占个坑,或者是附近乡村的居民为了孩子念书,提前在县城买房。
这两类购房者,都不买堂哥的灯具。
堂哥的顾客,主要是周边乡镇自建房的农民。但自建房往往上门安装远,账又难收,利润薄如纸。
县城房地产市场火爆,与堂哥的灯具生意不仅毫无关系,还掏空了县城人们的腰包,导致堂哥的品牌灯具滞销,只能卖质差价廉的杂牌灯具。
堂哥盘点了一下,如果8万外账能顺利收回来。加上店里4万的灯具货量。再加上价值3万不到的拉货二手面包车,差不多还掉银行的贷款。
全家四个劳动力,忙活了三年,一分存款也没剩下。
堂哥盘算着:年底把店关了,明年大伯继续做早餐,自己考虑别的营生。
反正不开店不创业了。
如果说堂哥的灯具店的失败,是县城传统行业的缩影。另一件事,让我对县城的未来更担心了。
02
在老家卖水果的小刘
这是一个乡村创业故事,主人翁是我爷爷家隔壁邻居小孩小刘。
爷爷家是一个人口不到20万的乡镇,镇上只有一条街,底下还有七八个自然村,小刘比我小几岁。
我每次暑假回爷爷家,小刘每次就跟着我满田野里跑,他很机灵,但是不会念书。
长大后,我交了更厉害的朋友,便和小刘没了交集。
他成了我躺在好友列表里的微信好友。
通过他的朋友圈,我了解到,小刘初中肄业之后,一直在杭州一家百果园水果店工作。
2018年中,小刘突然微信找我,说自己要回乡创业,想听听我的建议。
我确认他不是借钱之后,松了一口气。正准备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白领身份,好好点拨他。
小刘聊了他的想法,自己的家乡(我爷爷家的小镇)和大多是乡村一样,留守老人孩子多,但不舍得消费水果。
而在杭的老乡群里,很多老乡在外务工,想给家里留守儿童和老人买水果,既买不到,也无法送货上门。
小刘脑袋灵光,这可是一片蓝海。
杭州水果店的工作经验,让他基本摸清了生鲜店的进货渠道,和成本把控的诀窍。
再加上他长年担任门店的熟客微信群群主,对社群营销,更是有独到的见解。
我没想到,小刘的对于to C模式的理解,竟然如此深刻。
在我看来,这是典型的一线城市营销套路,对乡村市场的降维打击,无疑小刘真的是一个奇才。
于是,他决定回小镇开这样一个水果配送店。店很快开起来了。
小刘每天在群里,发当天水果照片和价格。
顾客大多是在外务工的年轻人,他们为尽孝心,也愿意花钱,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付款,小刘给客户家里留守老人和孩子配送,并拍视频作为反馈。
全新的营销方式,加上热心肠的小刘的服务态度,水果店的生意非常好。
但没想到,小刘的水果店还是没撑过春节。
自从开店以来,小刘开始每天凌晨进货,早上运营微信群,接单,配送。即使雇了人帮忙,小刘依然累得开车差点睡着。
忙不要紧,但不挣钱的瞎忙,就最致命了。
对生鲜产品来说,乡村的进货成本,远远超过了小刘的预期。为了控制坏果率,小刘每天凌晨,去最近的城市衢州市进货,结果是坏果率没下来,运输成本先上去了。
老家的人口本来就不多,加上很多老人一辈子节约惯了,心疼钱,所以对子女买来的新鲜水果有天然抗性。
人均收入低的乡村,自然客单价也提不上去,两边一挤压,小刘受不了。
这时候,小刘意识到,乡村的生鲜市场,被各大电商抛弃,不是没有原因的。
他在杭州这样的大城市看到的生鲜的刚性需求,到了乡村,一下子就变成伪需求了。
还没撑到车厘子上市的季节,小刘的店就关掉了,小刘重新回到杭州,找了一份月薪4000的工作。
03
县城的消费市场逻辑
不仅仅传统行业,在县城乡村的土壤无法生长,连小刘这样新颖的商业模式,也无法生存。
县城乡村的消费市场为什么如此萎靡?
我在思考,应该是是消费人口的缺失,导致购买力低下引起的。
年轻人是消费的主力军,但村里的上大学的年轻人,留在省会城市工作。没上学的年轻人,去沿海城市打工。
县城,好就好在消费水平低,坏就坏在,只有消费水平低。
县城缺乏机会,没有热钱,人情社会严重,缺乏工作岗位。寥寥的年轻人选择不多,不是挤破头考公务员,就是考教师资格证。
只有公务员和教师,才是体面的工作。
而就算是体面的工作,依然不会是高薪。这注定了县城的日常用品消费总需求固定,利润低。
消费升级的产品,根本没有对应消费人群。
当一线城市的杯均30RMB的喜茶/瑞幸咖啡/鹿角巷等遍地开花的时候,县城卖得最好的茶饮还是古茗,杯均10RMB。
罗胖在演讲里提到古茗成功的秘诀,县城和镇上晚上的灯光一般不够亮,你只要做一个很简单的事:就是把奶茶店门头的灯调得更亮,最好是能成为那条街上的路灯。
这样就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。
其实不然,客单价贴合县城的消费水准,才是奶茶店存活的不二法则。
否则,40块一杯的精品咖啡店开在县城,就算是用上疝气大灯照亮,依然没有市场。
我以为我找到了县城消费萎靡的元凶:购买力低下。
但后来的认知告诉我,我被重重地打脸了。
04
在县城,很多人都用力活着,但很少人用脑活着
虽然这么形容很刻薄,但看到人们花钱做出各种看似“无脑”的事情,真的很痛心。
在县城,似乎只有坑蒙拐骗,才能赚到钱。
和初中同学的饭桌上,听闻当年隔壁班的小美,做床垫生意,如今成为了县城排得上号的富婆。
联想到堂哥口中说的,县城里灯具生意,稍贵的品牌灯具卖不出去,只好卖便宜的杂牌灯具。
卖床垫能如此挣钱?我有些质疑真实性。
后来我知道,原来小美卖的,是玉石床垫,要价3万元到5万元不等,买的人络绎不绝。
没错,就是你第一时间想到的坑老年人的保健品床垫。
以送鸡蛋或大米的小恩惠,召集老年人开会、听课,宣传洗脑玉石床垫包治百病的功效,免费体验试睡。
每天大清早都有老人排队,等着免费“试睡”。不愿意排队的,或者觉得确实有功效的,就把养老钱掏出来买回家。
县城每一个赚钱的暴利生意背后,都是靠收割穷人的血汗钱而来的。
第二个血汗钱收割机,就是低价旅游。99元西湖两日游,399元香港三日游,699元三亚双飞豪华游。
这样大城市玩剩下的低价旅游骗局,在地方被受欢迎。结果可想而知,各种被套路买高价乳胶枕,玉石,名贵中药材等等案例遍地开花。
第三个血汗钱收割机,是民间借贷。p2p以及各种高息揽储的项目,你盯着别人的利息,别人看重的却是你的本金。
我爸告诉我,小时候带我练球的乒乓球教练,因为禁不住年化40%利息诱惑,民间借贷借出去200万遭遇爆雷,抛妻弃子,已经跑路了。
我很震惊,也很忿恨。
起早贪黑开球馆,抛去场地和雇教练的成本,净利润也不过年化20%,连腾讯这样的互联网独角兽的财报,净利润也达不到年化30%。
凭什么你会相信,你的全部养老钱可以躺赚年化40%的利润。
05
跳出这个财富链底层的四点劝诫
这个社会里,信息和财富的扩散,像是冲泡一杯蜜水,蜜总是从杯口慢慢渗透到杯底。
因为认知和信息的差距,导致县城和乡村,就是社会这杯蜜水的杯底。
在城市被淘汰的保健品骗局,入侵着这里的老年人。在大城市卖不动的假货,摆满了这里的货架。
这里的人们赚的不多,还最容易被骗。能不能跳出杯底,我有一些劝诫:
第一,保证全家人都能有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别说刚过温饱线的家庭,在疾病面前,连中产家庭也显得不堪一击。
ICU的床位费是1万一个晚上,特效药的报销比例接近于零。别听信“酒是粮食精,越喝越年轻”的鬼话。酒精和隔夜菜里的亚硝酸盐一样,都是一类致癌物。
第二,不要创业不要开店。
不要投入50万装修,开当地最大的网咖,因为等待着你的,是遥遥无期的回本之路。
不要开加工厂,一次工伤事故可能会吃掉你一年的利润。
不要试图开衣食住行以外的店,你的一己之力,无法违背市场规律。
小刘和堂哥,都是县城乡村创业的缩影。
作为一个没背景没资源的普通人,尽量找一份依靠技术和资源赚钱的工作,如果非要创业,请选择轻资产创业模式,不要梭哈。
第三,不要投资,不要炒股。
股票,是资本操纵下的负和游戏,穷人根本没有资格上牌桌。
徐翔案被曝光出的交易内幕,以及今年1月4号,央行降准消息发布前,券商入场拉升大盘等事件,都在说明一个真相:
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极不对等的世界里,那些先知先觉的人的背后,是一把把明晃晃的镰刀,等待收割散户。
而投资,同样是一件高门槛高风险的事情。
如果你遇到了一笔很容易的投资机会,它一定是个陷阱,包括但不限于p2p,民间借贷,分红型保险,原油螺纹钢等期货。
第四,为了孩子和自己的起点,请在能力范围内,在最高级别的城市,买房置业。
能买北上深,就不买杭广蓉,能买省会,就不买县城和地级市。
三四线房产只有居住属性,无金融属性。
如果还来得及,请卖掉三四线城市投资属性的房子。
未来三四线城市,将迎来滞涨时代 查看全部
年关难过年年过,但2019年的年关,着实有些不一样。
赶上年底办公地点搬迁,失去工位的评论君,被迫早早返乡,代号也从5A写字楼的Jeffrey转换成村头的二狗子。
作为长年在外务工人员,每次回乡过年,都是来去匆匆。
这次难得在家呆的时间长,年前穿梭在家乡的江南小城地级市,县城和乡村之间走亲戚。
见到听到的人和事, 让我意识到,这个世界的折叠程度,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。
最震惊我的,是那些县城里赚钱未遂的人。
01
堂哥的灯具店要关门了
回乡见得第一个亲人,是堂哥。堂哥开了三年的灯具店终于撑不住了,考虑关掉,想听听我的意见。
堂哥是大伯家的独子,刚过而立之年。念书不行,高中毕业就跟着大伯做早餐生意,但起早贪黑,对年轻人来说,确实太难。
三年前, 举全家之力,给堂哥在县城开了一家灯具店。
县城的生意逻辑在造势。为此,堂哥在银行贷了15万,把门店装修的很讲究。就这样,毫无灯具经营经验的堂哥一下子当上了老板。
店铺开起来,才知道有那么多活儿。
销售,上门安装,拉业务,催账,堂哥夫妻两根本忙不过来。于是,大伯的早餐店也盘出去,帮忙上门安装灯具,伯母负责做饭。
全家人围着店铺转,可生意还是每况愈下。
三年忙活下来,店铺的灯具品牌,从欧普、美的等知名品牌降级到杂牌产品。店铺租金太高,堂哥重找了个便宜店面。
最要命的是,三年前借的15万一分钱也没还。整个家庭陷入了进退不得的状态,还不如当初开早餐店。
对此,我觉得不可思议。问堂哥:
去年县城的房子不是卖得很不错嘛,怎么装修生意这么难做?
“炒房的太多了,哪有人真的装修。”
堂哥觉得很无力,我感到很震惊。“县城不到30万人,炒啥房!”
堂哥接触到最真实的市场情况,2018年,绝大多数县城的房子,都是被占坑式买房人买走的。
在外打工,听闻房价会涨,赶紧回家占个坑,或者是附近乡村的居民为了孩子念书,提前在县城买房。
这两类购房者,都不买堂哥的灯具。
堂哥的顾客,主要是周边乡镇自建房的农民。但自建房往往上门安装远,账又难收,利润薄如纸。
县城房地产市场火爆,与堂哥的灯具生意不仅毫无关系,还掏空了县城人们的腰包,导致堂哥的品牌灯具滞销,只能卖质差价廉的杂牌灯具。
堂哥盘点了一下,如果8万外账能顺利收回来。加上店里4万的灯具货量。再加上价值3万不到的拉货二手面包车,差不多还掉银行的贷款。
全家四个劳动力,忙活了三年,一分存款也没剩下。
堂哥盘算着:年底把店关了,明年大伯继续做早餐,自己考虑别的营生。
反正不开店不创业了。
如果说堂哥的灯具店的失败,是县城传统行业的缩影。另一件事,让我对县城的未来更担心了。
02
在老家卖水果的小刘
这是一个乡村创业故事,主人翁是我爷爷家隔壁邻居小孩小刘。
爷爷家是一个人口不到20万的乡镇,镇上只有一条街,底下还有七八个自然村,小刘比我小几岁。
我每次暑假回爷爷家,小刘每次就跟着我满田野里跑,他很机灵,但是不会念书。
长大后,我交了更厉害的朋友,便和小刘没了交集。
他成了我躺在好友列表里的微信好友。
通过他的朋友圈,我了解到,小刘初中肄业之后,一直在杭州一家百果园水果店工作。
2018年中,小刘突然微信找我,说自己要回乡创业,想听听我的建议。
我确认他不是借钱之后,松了一口气。正准备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白领身份,好好点拨他。
小刘聊了他的想法,自己的家乡(我爷爷家的小镇)和大多是乡村一样,留守老人孩子多,但不舍得消费水果。
而在杭的老乡群里,很多老乡在外务工,想给家里留守儿童和老人买水果,既买不到,也无法送货上门。
小刘脑袋灵光,这可是一片蓝海。
杭州水果店的工作经验,让他基本摸清了生鲜店的进货渠道,和成本把控的诀窍。
再加上他长年担任门店的熟客微信群群主,对社群营销,更是有独到的见解。
我没想到,小刘的对于to C模式的理解,竟然如此深刻。
在我看来,这是典型的一线城市营销套路,对乡村市场的降维打击,无疑小刘真的是一个奇才。
于是,他决定回小镇开这样一个水果配送店。店很快开起来了。
小刘每天在群里,发当天水果照片和价格。
顾客大多是在外务工的年轻人,他们为尽孝心,也愿意花钱,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付款,小刘给客户家里留守老人和孩子配送,并拍视频作为反馈。
全新的营销方式,加上热心肠的小刘的服务态度,水果店的生意非常好。
但没想到,小刘的水果店还是没撑过春节。
自从开店以来,小刘开始每天凌晨进货,早上运营微信群,接单,配送。即使雇了人帮忙,小刘依然累得开车差点睡着。
忙不要紧,但不挣钱的瞎忙,就最致命了。
对生鲜产品来说,乡村的进货成本,远远超过了小刘的预期。为了控制坏果率,小刘每天凌晨,去最近的城市衢州市进货,结果是坏果率没下来,运输成本先上去了。
老家的人口本来就不多,加上很多老人一辈子节约惯了,心疼钱,所以对子女买来的新鲜水果有天然抗性。
人均收入低的乡村,自然客单价也提不上去,两边一挤压,小刘受不了。
这时候,小刘意识到,乡村的生鲜市场,被各大电商抛弃,不是没有原因的。
他在杭州这样的大城市看到的生鲜的刚性需求,到了乡村,一下子就变成伪需求了。
还没撑到车厘子上市的季节,小刘的店就关掉了,小刘重新回到杭州,找了一份月薪4000的工作。
03
县城的消费市场逻辑
不仅仅传统行业,在县城乡村的土壤无法生长,连小刘这样新颖的商业模式,也无法生存。
县城乡村的消费市场为什么如此萎靡?
我在思考,应该是是消费人口的缺失,导致购买力低下引起的。
年轻人是消费的主力军,但村里的上大学的年轻人,留在省会城市工作。没上学的年轻人,去沿海城市打工。
县城,好就好在消费水平低,坏就坏在,只有消费水平低。
县城缺乏机会,没有热钱,人情社会严重,缺乏工作岗位。寥寥的年轻人选择不多,不是挤破头考公务员,就是考教师资格证。
只有公务员和教师,才是体面的工作。
而就算是体面的工作,依然不会是高薪。这注定了县城的日常用品消费总需求固定,利润低。
消费升级的产品,根本没有对应消费人群。
当一线城市的杯均30RMB的喜茶/瑞幸咖啡/鹿角巷等遍地开花的时候,县城卖得最好的茶饮还是古茗,杯均10RMB。
罗胖在演讲里提到古茗成功的秘诀,县城和镇上晚上的灯光一般不够亮,你只要做一个很简单的事:就是把奶茶店门头的灯调得更亮,最好是能成为那条街上的路灯。
这样就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。
其实不然,客单价贴合县城的消费水准,才是奶茶店存活的不二法则。
否则,40块一杯的精品咖啡店开在县城,就算是用上疝气大灯照亮,依然没有市场。
我以为我找到了县城消费萎靡的元凶:购买力低下。
但后来的认知告诉我,我被重重地打脸了。
04
在县城,很多人都用力活着,但很少人用脑活着
虽然这么形容很刻薄,但看到人们花钱做出各种看似“无脑”的事情,真的很痛心。
在县城,似乎只有坑蒙拐骗,才能赚到钱。
和初中同学的饭桌上,听闻当年隔壁班的小美,做床垫生意,如今成为了县城排得上号的富婆。
联想到堂哥口中说的,县城里灯具生意,稍贵的品牌灯具卖不出去,只好卖便宜的杂牌灯具。
卖床垫能如此挣钱?我有些质疑真实性。
后来我知道,原来小美卖的,是玉石床垫,要价3万元到5万元不等,买的人络绎不绝。
没错,就是你第一时间想到的坑老年人的保健品床垫。
以送鸡蛋或大米的小恩惠,召集老年人开会、听课,宣传洗脑玉石床垫包治百病的功效,免费体验试睡。
每天大清早都有老人排队,等着免费“试睡”。不愿意排队的,或者觉得确实有功效的,就把养老钱掏出来买回家。
县城每一个赚钱的暴利生意背后,都是靠收割穷人的血汗钱而来的。
第二个血汗钱收割机,就是低价旅游。99元西湖两日游,399元香港三日游,699元三亚双飞豪华游。
这样大城市玩剩下的低价旅游骗局,在地方被受欢迎。结果可想而知,各种被套路买高价乳胶枕,玉石,名贵中药材等等案例遍地开花。
第三个血汗钱收割机,是民间借贷。p2p以及各种高息揽储的项目,你盯着别人的利息,别人看重的却是你的本金。
我爸告诉我,小时候带我练球的乒乓球教练,因为禁不住年化40%利息诱惑,民间借贷借出去200万遭遇爆雷,抛妻弃子,已经跑路了。
我很震惊,也很忿恨。
起早贪黑开球馆,抛去场地和雇教练的成本,净利润也不过年化20%,连腾讯这样的互联网独角兽的财报,净利润也达不到年化30%。
凭什么你会相信,你的全部养老钱可以躺赚年化40%的利润。
05
跳出这个财富链底层的四点劝诫
这个社会里,信息和财富的扩散,像是冲泡一杯蜜水,蜜总是从杯口慢慢渗透到杯底。
因为认知和信息的差距,导致县城和乡村,就是社会这杯蜜水的杯底。
在城市被淘汰的保健品骗局,入侵着这里的老年人。在大城市卖不动的假货,摆满了这里的货架。
这里的人们赚的不多,还最容易被骗。能不能跳出杯底,我有一些劝诫:
第一,保证全家人都能有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别说刚过温饱线的家庭,在疾病面前,连中产家庭也显得不堪一击。
ICU的床位费是1万一个晚上,特效药的报销比例接近于零。别听信“酒是粮食精,越喝越年轻”的鬼话。酒精和隔夜菜里的亚硝酸盐一样,都是一类致癌物。
第二,不要创业不要开店。
不要投入50万装修,开当地最大的网咖,因为等待着你的,是遥遥无期的回本之路。
不要开加工厂,一次工伤事故可能会吃掉你一年的利润。
不要试图开衣食住行以外的店,你的一己之力,无法违背市场规律。
小刘和堂哥,都是县城乡村创业的缩影。
作为一个没背景没资源的普通人,尽量找一份依靠技术和资源赚钱的工作,如果非要创业,请选择轻资产创业模式,不要梭哈。
第三,不要投资,不要炒股。
股票,是资本操纵下的负和游戏,穷人根本没有资格上牌桌。
徐翔案被曝光出的交易内幕,以及今年1月4号,央行降准消息发布前,券商入场拉升大盘等事件,都在说明一个真相:
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极不对等的世界里,那些先知先觉的人的背后,是一把把明晃晃的镰刀,等待收割散户。
而投资,同样是一件高门槛高风险的事情。
如果你遇到了一笔很容易的投资机会,它一定是个陷阱,包括但不限于p2p,民间借贷,分红型保险,原油螺纹钢等期货。
第四,为了孩子和自己的起点,请在能力范围内,在最高级别的城市,买房置业。
能买北上深,就不买杭广蓉,能买省会,就不买县城和地级市。
三四线房产只有居住属性,无金融属性。
如果还来得及,请卖掉三四线城市投资属性的房子。
未来三四线城市,将迎来滞涨时代 查看全部
文章来源: 网上转载的,大部分都同意,除了最后一点。
年关难过年年过,但2019年的年关,着实有些不一样。
赶上年底办公地点搬迁,失去工位的评论君,被迫早早返乡,代号也从5A写字楼的Jeffrey转换成村头的二狗子。
作为长年在外务工人员,每次回乡过年,都是来去匆匆。
这次难得在家呆的时间长,年前穿梭在家乡的江南小城地级市,县城和乡村之间走亲戚。
见到听到的人和事, 让我意识到,这个世界的折叠程度,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。
最震惊我的,是那些县城里赚钱未遂的人。
01
堂哥的灯具店要关门了
回乡见得第一个亲人,是堂哥。堂哥开了三年的灯具店终于撑不住了,考虑关掉,想听听我的意见。
堂哥是大伯家的独子,刚过而立之年。念书不行,高中毕业就跟着大伯做早餐生意,但起早贪黑,对年轻人来说,确实太难。
三年前, 举全家之力,给堂哥在县城开了一家灯具店。
县城的生意逻辑在造势。为此,堂哥在银行贷了15万,把门店装修的很讲究。就这样,毫无灯具经营经验的堂哥一下子当上了老板。
店铺开起来,才知道有那么多活儿。
销售,上门安装,拉业务,催账,堂哥夫妻两根本忙不过来。于是,大伯的早餐店也盘出去,帮忙上门安装灯具,伯母负责做饭。
全家人围着店铺转,可生意还是每况愈下。
三年忙活下来,店铺的灯具品牌,从欧普、美的等知名品牌降级到杂牌产品。店铺租金太高,堂哥重找了个便宜店面。
最要命的是,三年前借的15万一分钱也没还。整个家庭陷入了进退不得的状态,还不如当初开早餐店。
对此,我觉得不可思议。问堂哥:
去年县城的房子不是卖得很不错嘛,怎么装修生意这么难做?
“炒房的太多了,哪有人真的装修。”
堂哥觉得很无力,我感到很震惊。“县城不到30万人,炒啥房!”
堂哥接触到最真实的市场情况,2018年,绝大多数县城的房子,都是被占坑式买房人买走的。
在外打工,听闻房价会涨,赶紧回家占个坑,或者是附近乡村的居民为了孩子念书,提前在县城买房。
这两类购房者,都不买堂哥的灯具。
堂哥的顾客,主要是周边乡镇自建房的农民。但自建房往往上门安装远,账又难收,利润薄如纸。
县城房地产市场火爆,与堂哥的灯具生意不仅毫无关系,还掏空了县城人们的腰包,导致堂哥的品牌灯具滞销,只能卖质差价廉的杂牌灯具。
堂哥盘点了一下,如果8万外账能顺利收回来。加上店里4万的灯具货量。再加上价值3万不到的拉货二手面包车,差不多还掉银行的贷款。
全家四个劳动力,忙活了三年,一分存款也没剩下。
堂哥盘算着:年底把店关了,明年大伯继续做早餐,自己考虑别的营生。
反正不开店不创业了。
如果说堂哥的灯具店的失败,是县城传统行业的缩影。另一件事,让我对县城的未来更担心了。
02
在老家卖水果的小刘
这是一个乡村创业故事,主人翁是我爷爷家隔壁邻居小孩小刘。
爷爷家是一个人口不到20万的乡镇,镇上只有一条街,底下还有七八个自然村,小刘比我小几岁。
我每次暑假回爷爷家,小刘每次就跟着我满田野里跑,他很机灵,但是不会念书。
长大后,我交了更厉害的朋友,便和小刘没了交集。
他成了我躺在好友列表里的微信好友。
通过他的朋友圈,我了解到,小刘初中肄业之后,一直在杭州一家百果园水果店工作。
2018年中,小刘突然微信找我,说自己要回乡创业,想听听我的建议。
我确认他不是借钱之后,松了一口气。正准备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白领身份,好好点拨他。
小刘聊了他的想法,自己的家乡(我爷爷家的小镇)和大多是乡村一样,留守老人孩子多,但不舍得消费水果。
而在杭的老乡群里,很多老乡在外务工,想给家里留守儿童和老人买水果,既买不到,也无法送货上门。
小刘脑袋灵光,这可是一片蓝海。
杭州水果店的工作经验,让他基本摸清了生鲜店的进货渠道,和成本把控的诀窍。
再加上他长年担任门店的熟客微信群群主,对社群营销,更是有独到的见解。
我没想到,小刘的对于to C模式的理解,竟然如此深刻。
在我看来,这是典型的一线城市营销套路,对乡村市场的降维打击,无疑小刘真的是一个奇才。
于是,他决定回小镇开这样一个水果配送店。店很快开起来了。
小刘每天在群里,发当天水果照片和价格。
顾客大多是在外务工的年轻人,他们为尽孝心,也愿意花钱,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付款,小刘给客户家里留守老人和孩子配送,并拍视频作为反馈。
全新的营销方式,加上热心肠的小刘的服务态度,水果店的生意非常好。
但没想到,小刘的水果店还是没撑过春节。
自从开店以来,小刘开始每天凌晨进货,早上运营微信群,接单,配送。即使雇了人帮忙,小刘依然累得开车差点睡着。
忙不要紧,但不挣钱的瞎忙,就最致命了。
对生鲜产品来说,乡村的进货成本,远远超过了小刘的预期。为了控制坏果率,小刘每天凌晨,去最近的城市衢州市进货,结果是坏果率没下来,运输成本先上去了。
老家的人口本来就不多,加上很多老人一辈子节约惯了,心疼钱,所以对子女买来的新鲜水果有天然抗性。
人均收入低的乡村,自然客单价也提不上去,两边一挤压,小刘受不了。
这时候,小刘意识到,乡村的生鲜市场,被各大电商抛弃,不是没有原因的。
他在杭州这样的大城市看到的生鲜的刚性需求,到了乡村,一下子就变成伪需求了。
还没撑到车厘子上市的季节,小刘的店就关掉了,小刘重新回到杭州,找了一份月薪4000的工作。
03
县城的消费市场逻辑
不仅仅传统行业,在县城乡村的土壤无法生长,连小刘这样新颖的商业模式,也无法生存。
县城乡村的消费市场为什么如此萎靡?
我在思考,应该是是消费人口的缺失,导致购买力低下引起的。
年轻人是消费的主力军,但村里的上大学的年轻人,留在省会城市工作。没上学的年轻人,去沿海城市打工。
县城,好就好在消费水平低,坏就坏在,只有消费水平低。
县城缺乏机会,没有热钱,人情社会严重,缺乏工作岗位。寥寥的年轻人选择不多,不是挤破头考公务员,就是考教师资格证。
只有公务员和教师,才是体面的工作。
而就算是体面的工作,依然不会是高薪。这注定了县城的日常用品消费总需求固定,利润低。
消费升级的产品,根本没有对应消费人群。
当一线城市的杯均30RMB的喜茶/瑞幸咖啡/鹿角巷等遍地开花的时候,县城卖得最好的茶饮还是古茗,杯均10RMB。
罗胖在演讲里提到古茗成功的秘诀,县城和镇上晚上的灯光一般不够亮,你只要做一个很简单的事:就是把奶茶店门头的灯调得更亮,最好是能成为那条街上的路灯。
这样就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。
其实不然,客单价贴合县城的消费水准,才是奶茶店存活的不二法则。
否则,40块一杯的精品咖啡店开在县城,就算是用上疝气大灯照亮,依然没有市场。
我以为我找到了县城消费萎靡的元凶:购买力低下。
但后来的认知告诉我,我被重重地打脸了。
04
在县城,很多人都用力活着,但很少人用脑活着
虽然这么形容很刻薄,但看到人们花钱做出各种看似“无脑”的事情,真的很痛心。
在县城,似乎只有坑蒙拐骗,才能赚到钱。
和初中同学的饭桌上,听闻当年隔壁班的小美,做床垫生意,如今成为了县城排得上号的富婆。
联想到堂哥口中说的,县城里灯具生意,稍贵的品牌灯具卖不出去,只好卖便宜的杂牌灯具。
卖床垫能如此挣钱?我有些质疑真实性。
后来我知道,原来小美卖的,是玉石床垫,要价3万元到5万元不等,买的人络绎不绝。
没错,就是你第一时间想到的坑老年人的保健品床垫。
以送鸡蛋或大米的小恩惠,召集老年人开会、听课,宣传洗脑玉石床垫包治百病的功效,免费体验试睡。
每天大清早都有老人排队,等着免费“试睡”。不愿意排队的,或者觉得确实有功效的,就把养老钱掏出来买回家。
县城每一个赚钱的暴利生意背后,都是靠收割穷人的血汗钱而来的。
第二个血汗钱收割机,就是低价旅游。99元西湖两日游,399元香港三日游,699元三亚双飞豪华游。
这样大城市玩剩下的低价旅游骗局,在地方被受欢迎。结果可想而知,各种被套路买高价乳胶枕,玉石,名贵中药材等等案例遍地开花。
第三个血汗钱收割机,是民间借贷。p2p以及各种高息揽储的项目,你盯着别人的利息,别人看重的却是你的本金。
我爸告诉我,小时候带我练球的乒乓球教练,因为禁不住年化40%利息诱惑,民间借贷借出去200万遭遇爆雷,抛妻弃子,已经跑路了。
我很震惊,也很忿恨。
起早贪黑开球馆,抛去场地和雇教练的成本,净利润也不过年化20%,连腾讯这样的互联网独角兽的财报,净利润也达不到年化30%。
凭什么你会相信,你的全部养老钱可以躺赚年化40%的利润。
05
跳出这个财富链底层的四点劝诫
这个社会里,信息和财富的扩散,像是冲泡一杯蜜水,蜜总是从杯口慢慢渗透到杯底。
因为认知和信息的差距,导致县城和乡村,就是社会这杯蜜水的杯底。
在城市被淘汰的保健品骗局,入侵着这里的老年人。在大城市卖不动的假货,摆满了这里的货架。
这里的人们赚的不多,还最容易被骗。能不能跳出杯底,我有一些劝诫:
第一,保证全家人都能有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别说刚过温饱线的家庭,在疾病面前,连中产家庭也显得不堪一击。
ICU的床位费是1万一个晚上,特效药的报销比例接近于零。别听信“酒是粮食精,越喝越年轻”的鬼话。酒精和隔夜菜里的亚硝酸盐一样,都是一类致癌物。
第二,不要创业不要开店。
不要投入50万装修,开当地最大的网咖,因为等待着你的,是遥遥无期的回本之路。
不要开加工厂,一次工伤事故可能会吃掉你一年的利润。
不要试图开衣食住行以外的店,你的一己之力,无法违背市场规律。
小刘和堂哥,都是县城乡村创业的缩影。
作为一个没背景没资源的普通人,尽量找一份依靠技术和资源赚钱的工作,如果非要创业,请选择轻资产创业模式,不要梭哈。
第三,不要投资,不要炒股。
股票,是资本操纵下的负和游戏,穷人根本没有资格上牌桌。
徐翔案被曝光出的交易内幕,以及今年1月4号,央行降准消息发布前,券商入场拉升大盘等事件,都在说明一个真相:
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极不对等的世界里,那些先知先觉的人的背后,是一把把明晃晃的镰刀,等待收割散户。
而投资,同样是一件高门槛高风险的事情。
如果你遇到了一笔很容易的投资机会,它一定是个陷阱,包括但不限于p2p,民间借贷,分红型保险,原油螺纹钢等期货。
第四,为了孩子和自己的起点,请在能力范围内,在最高级别的城市,买房置业。
能买北上深,就不买杭广蓉,能买省会,就不买县城和地级市。
三四线房产只有居住属性,无金融属性。
如果还来得及,请卖掉三四线城市投资属性的房子。
未来三四线城市,将迎来滞涨时代
年关难过年年过,但2019年的年关,着实有些不一样。
赶上年底办公地点搬迁,失去工位的评论君,被迫早早返乡,代号也从5A写字楼的Jeffrey转换成村头的二狗子。
作为长年在外务工人员,每次回乡过年,都是来去匆匆。
这次难得在家呆的时间长,年前穿梭在家乡的江南小城地级市,县城和乡村之间走亲戚。
见到听到的人和事, 让我意识到,这个世界的折叠程度,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。
最震惊我的,是那些县城里赚钱未遂的人。
01
堂哥的灯具店要关门了
回乡见得第一个亲人,是堂哥。堂哥开了三年的灯具店终于撑不住了,考虑关掉,想听听我的意见。
堂哥是大伯家的独子,刚过而立之年。念书不行,高中毕业就跟着大伯做早餐生意,但起早贪黑,对年轻人来说,确实太难。
三年前, 举全家之力,给堂哥在县城开了一家灯具店。
县城的生意逻辑在造势。为此,堂哥在银行贷了15万,把门店装修的很讲究。就这样,毫无灯具经营经验的堂哥一下子当上了老板。
店铺开起来,才知道有那么多活儿。
销售,上门安装,拉业务,催账,堂哥夫妻两根本忙不过来。于是,大伯的早餐店也盘出去,帮忙上门安装灯具,伯母负责做饭。
全家人围着店铺转,可生意还是每况愈下。
三年忙活下来,店铺的灯具品牌,从欧普、美的等知名品牌降级到杂牌产品。店铺租金太高,堂哥重找了个便宜店面。
最要命的是,三年前借的15万一分钱也没还。整个家庭陷入了进退不得的状态,还不如当初开早餐店。
对此,我觉得不可思议。问堂哥:
去年县城的房子不是卖得很不错嘛,怎么装修生意这么难做?
“炒房的太多了,哪有人真的装修。”
堂哥觉得很无力,我感到很震惊。“县城不到30万人,炒啥房!”
堂哥接触到最真实的市场情况,2018年,绝大多数县城的房子,都是被占坑式买房人买走的。
在外打工,听闻房价会涨,赶紧回家占个坑,或者是附近乡村的居民为了孩子念书,提前在县城买房。
这两类购房者,都不买堂哥的灯具。
堂哥的顾客,主要是周边乡镇自建房的农民。但自建房往往上门安装远,账又难收,利润薄如纸。
县城房地产市场火爆,与堂哥的灯具生意不仅毫无关系,还掏空了县城人们的腰包,导致堂哥的品牌灯具滞销,只能卖质差价廉的杂牌灯具。
堂哥盘点了一下,如果8万外账能顺利收回来。加上店里4万的灯具货量。再加上价值3万不到的拉货二手面包车,差不多还掉银行的贷款。
全家四个劳动力,忙活了三年,一分存款也没剩下。
堂哥盘算着:年底把店关了,明年大伯继续做早餐,自己考虑别的营生。
反正不开店不创业了。
如果说堂哥的灯具店的失败,是县城传统行业的缩影。另一件事,让我对县城的未来更担心了。
02
在老家卖水果的小刘
这是一个乡村创业故事,主人翁是我爷爷家隔壁邻居小孩小刘。
爷爷家是一个人口不到20万的乡镇,镇上只有一条街,底下还有七八个自然村,小刘比我小几岁。
我每次暑假回爷爷家,小刘每次就跟着我满田野里跑,他很机灵,但是不会念书。
长大后,我交了更厉害的朋友,便和小刘没了交集。
他成了我躺在好友列表里的微信好友。
通过他的朋友圈,我了解到,小刘初中肄业之后,一直在杭州一家百果园水果店工作。
2018年中,小刘突然微信找我,说自己要回乡创业,想听听我的建议。
我确认他不是借钱之后,松了一口气。正准备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白领身份,好好点拨他。
小刘聊了他的想法,自己的家乡(我爷爷家的小镇)和大多是乡村一样,留守老人孩子多,但不舍得消费水果。
而在杭的老乡群里,很多老乡在外务工,想给家里留守儿童和老人买水果,既买不到,也无法送货上门。
小刘脑袋灵光,这可是一片蓝海。
杭州水果店的工作经验,让他基本摸清了生鲜店的进货渠道,和成本把控的诀窍。
再加上他长年担任门店的熟客微信群群主,对社群营销,更是有独到的见解。
我没想到,小刘的对于to C模式的理解,竟然如此深刻。
在我看来,这是典型的一线城市营销套路,对乡村市场的降维打击,无疑小刘真的是一个奇才。
于是,他决定回小镇开这样一个水果配送店。店很快开起来了。
小刘每天在群里,发当天水果照片和价格。
顾客大多是在外务工的年轻人,他们为尽孝心,也愿意花钱,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付款,小刘给客户家里留守老人和孩子配送,并拍视频作为反馈。
全新的营销方式,加上热心肠的小刘的服务态度,水果店的生意非常好。
但没想到,小刘的水果店还是没撑过春节。
自从开店以来,小刘开始每天凌晨进货,早上运营微信群,接单,配送。即使雇了人帮忙,小刘依然累得开车差点睡着。
忙不要紧,但不挣钱的瞎忙,就最致命了。
对生鲜产品来说,乡村的进货成本,远远超过了小刘的预期。为了控制坏果率,小刘每天凌晨,去最近的城市衢州市进货,结果是坏果率没下来,运输成本先上去了。
老家的人口本来就不多,加上很多老人一辈子节约惯了,心疼钱,所以对子女买来的新鲜水果有天然抗性。
人均收入低的乡村,自然客单价也提不上去,两边一挤压,小刘受不了。
这时候,小刘意识到,乡村的生鲜市场,被各大电商抛弃,不是没有原因的。
他在杭州这样的大城市看到的生鲜的刚性需求,到了乡村,一下子就变成伪需求了。
还没撑到车厘子上市的季节,小刘的店就关掉了,小刘重新回到杭州,找了一份月薪4000的工作。
03
县城的消费市场逻辑
不仅仅传统行业,在县城乡村的土壤无法生长,连小刘这样新颖的商业模式,也无法生存。
县城乡村的消费市场为什么如此萎靡?
我在思考,应该是是消费人口的缺失,导致购买力低下引起的。
年轻人是消费的主力军,但村里的上大学的年轻人,留在省会城市工作。没上学的年轻人,去沿海城市打工。
县城,好就好在消费水平低,坏就坏在,只有消费水平低。
县城缺乏机会,没有热钱,人情社会严重,缺乏工作岗位。寥寥的年轻人选择不多,不是挤破头考公务员,就是考教师资格证。
只有公务员和教师,才是体面的工作。
而就算是体面的工作,依然不会是高薪。这注定了县城的日常用品消费总需求固定,利润低。
消费升级的产品,根本没有对应消费人群。
当一线城市的杯均30RMB的喜茶/瑞幸咖啡/鹿角巷等遍地开花的时候,县城卖得最好的茶饮还是古茗,杯均10RMB。
罗胖在演讲里提到古茗成功的秘诀,县城和镇上晚上的灯光一般不够亮,你只要做一个很简单的事:就是把奶茶店门头的灯调得更亮,最好是能成为那条街上的路灯。
这样就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。
其实不然,客单价贴合县城的消费水准,才是奶茶店存活的不二法则。
否则,40块一杯的精品咖啡店开在县城,就算是用上疝气大灯照亮,依然没有市场。
我以为我找到了县城消费萎靡的元凶:购买力低下。
但后来的认知告诉我,我被重重地打脸了。
04
在县城,很多人都用力活着,但很少人用脑活着
虽然这么形容很刻薄,但看到人们花钱做出各种看似“无脑”的事情,真的很痛心。
在县城,似乎只有坑蒙拐骗,才能赚到钱。
和初中同学的饭桌上,听闻当年隔壁班的小美,做床垫生意,如今成为了县城排得上号的富婆。
联想到堂哥口中说的,县城里灯具生意,稍贵的品牌灯具卖不出去,只好卖便宜的杂牌灯具。
卖床垫能如此挣钱?我有些质疑真实性。
后来我知道,原来小美卖的,是玉石床垫,要价3万元到5万元不等,买的人络绎不绝。
没错,就是你第一时间想到的坑老年人的保健品床垫。
以送鸡蛋或大米的小恩惠,召集老年人开会、听课,宣传洗脑玉石床垫包治百病的功效,免费体验试睡。
每天大清早都有老人排队,等着免费“试睡”。不愿意排队的,或者觉得确实有功效的,就把养老钱掏出来买回家。
县城每一个赚钱的暴利生意背后,都是靠收割穷人的血汗钱而来的。
第二个血汗钱收割机,就是低价旅游。99元西湖两日游,399元香港三日游,699元三亚双飞豪华游。
这样大城市玩剩下的低价旅游骗局,在地方被受欢迎。结果可想而知,各种被套路买高价乳胶枕,玉石,名贵中药材等等案例遍地开花。
第三个血汗钱收割机,是民间借贷。p2p以及各种高息揽储的项目,你盯着别人的利息,别人看重的却是你的本金。
我爸告诉我,小时候带我练球的乒乓球教练,因为禁不住年化40%利息诱惑,民间借贷借出去200万遭遇爆雷,抛妻弃子,已经跑路了。
我很震惊,也很忿恨。
起早贪黑开球馆,抛去场地和雇教练的成本,净利润也不过年化20%,连腾讯这样的互联网独角兽的财报,净利润也达不到年化30%。
凭什么你会相信,你的全部养老钱可以躺赚年化40%的利润。
05
跳出这个财富链底层的四点劝诫
这个社会里,信息和财富的扩散,像是冲泡一杯蜜水,蜜总是从杯口慢慢渗透到杯底。
因为认知和信息的差距,导致县城和乡村,就是社会这杯蜜水的杯底。
在城市被淘汰的保健品骗局,入侵着这里的老年人。在大城市卖不动的假货,摆满了这里的货架。
这里的人们赚的不多,还最容易被骗。能不能跳出杯底,我有一些劝诫:
第一,保证全家人都能有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别说刚过温饱线的家庭,在疾病面前,连中产家庭也显得不堪一击。
ICU的床位费是1万一个晚上,特效药的报销比例接近于零。别听信“酒是粮食精,越喝越年轻”的鬼话。酒精和隔夜菜里的亚硝酸盐一样,都是一类致癌物。
第二,不要创业不要开店。
不要投入50万装修,开当地最大的网咖,因为等待着你的,是遥遥无期的回本之路。
不要开加工厂,一次工伤事故可能会吃掉你一年的利润。
不要试图开衣食住行以外的店,你的一己之力,无法违背市场规律。
小刘和堂哥,都是县城乡村创业的缩影。
作为一个没背景没资源的普通人,尽量找一份依靠技术和资源赚钱的工作,如果非要创业,请选择轻资产创业模式,不要梭哈。
第三,不要投资,不要炒股。
股票,是资本操纵下的负和游戏,穷人根本没有资格上牌桌。
徐翔案被曝光出的交易内幕,以及今年1月4号,央行降准消息发布前,券商入场拉升大盘等事件,都在说明一个真相:
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极不对等的世界里,那些先知先觉的人的背后,是一把把明晃晃的镰刀,等待收割散户。
而投资,同样是一件高门槛高风险的事情。
如果你遇到了一笔很容易的投资机会,它一定是个陷阱,包括但不限于p2p,民间借贷,分红型保险,原油螺纹钢等期货。
第四,为了孩子和自己的起点,请在能力范围内,在最高级别的城市,买房置业。
能买北上深,就不买杭广蓉,能买省会,就不买县城和地级市。
三四线房产只有居住属性,无金融属性。
如果还来得及,请卖掉三四线城市投资属性的房子。
未来三四线城市,将迎来滞涨时代